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如何用好“谅解”权?

作者:常钰轩 来源:湖南真泽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2020-03-16 00:03:04 点击数:
导读:在刑事判决书中,我们时常看到“取得被害人谅解”等字样,而取得被害人谅解的案件法院往往会对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那“被害人谅解”究竟是啥?被害人谅解,是指被害人或其家属因犯罪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赔偿损失

在刑事判决书中,我们时常看到“取得被害人谅解”等字样,而取得被害人谅解的案件法院往往会对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那“被害人谅解”究竟是啥?

被害人谅解,是指被害人或其家属因犯罪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赔偿损失或者其他正当原因,而对犯罪人表示宽恕或者谅解的行为。

“被害人谅解”是一个很“神奇”的情节,虽然在我国《刑法》上并没有明文规定为量刑情节,却普遍适用于刑事案件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根据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一方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情况,酌情确定从宽的幅度。(1)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一般不超过二年;(2)取得被害人一方谅解的,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一般不超过二年;(3)同时符合上述两项情形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一般不超过四年。对于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在决定是否从宽以及从宽幅度时应当从严掌握,减少的基准刑不得超过10%,并且一般不得超过二年。由此可见,取得被害人谅解这一量刑情节不仅是被害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也是被告人的获得从轻、减轻处罚的重要契机。

下面可爱小常以被害人角度出发谈一谈“被害人谅解”的策略选择问题~

对于被害人而言,有两种策略选择,一是求刑,二是求偿,一般来说求刑与求偿不可兼得。

如果是选择求刑,则应当明确拒绝和解或谅解,并向司法机关出具要求严惩的相应文书。比如在故意伤害罪中,如果被告人对被害人造成了轻伤结果,被告人及其家属取得了被害人谅解则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若没有取得被害人谅解可能会判处实刑(即进监狱或看守所服刑)。在其他刑事犯罪案件中,是否取得被害人谅解这一情节对刑期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2018)湘0104刑初207号】张某某故意伤害案,该案属于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张某某未能取得被害人谅解,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对比【(2018)湘0111刑初781号】邹某某故意伤害案中,同样的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情节,由于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如果被害方选择求偿,则需要有策略地争取赔偿。【(2018)湘0102刑初249号】李某某故意伤害案【(2018)湘0102刑初134号】罗某某故意伤害案中,两案犯罪情节基本一致,但是被害人获得的赔偿数额相差甚远,李某某仅取得了6万元赔偿,而罗某某却获得了36万的赔偿。

赔偿数额的不同取决于多种因素

(1)被告人的家庭情况;若被告人家庭条件较好,被害人可在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权益;若被告人家庭条件困难,被害人可根据自己的损失来要求补偿;

(2)被告人及其家属的态度,是否具有真诚悔罪等积极态度;

(3)犯罪行为的情节、手段;根据犯罪情节是否轻微、犯罪手段是否残忍等情况考虑;

(4)影响:是否对被害人造成严重影响、是否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等内容来考虑;

(5)律师等专业法律人员的介入;

综上,被害人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谅解中的赔偿数额,其中,律师等专业法律人员的介入在被害人谅解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律师能够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及被害人因此遭受的损失等方面进行专业地法律分析,能够在合法范围内最大限度的维护被害人的权益并根据情况为被害人提供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上一篇:刑事控告的低门槛与高难度 下一篇:举报型敲诈勒索的两种例外